本文目录一览: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国务院同意劳动保障部、财政部、人事部制订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现予印发。
国务院同意劳动保障部、财政部、人事部制订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 ,现予印发。
年,国务院原则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
“悠享康健”重大疾病保险计划,涵盖原位癌和30种重疾保障(一)、发展历程 现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始建于1955年,成型于1978年。
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工作人员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深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1、思索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实践状况,国度制定了10年过渡期,即从2014年10月1号到2024年9月30的10年过渡期。在过渡期后,即从2025年开端,无论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将完整并轨。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六届三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事业单位改革顺利进行,促进人员流动,保障退休人员墓本生活,制订本方案。
3、政策调整如下:第关于养老保险范围扩大,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范畴,也就是说原来只有企业员工才能缴纳养老保险,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员工也可以缴纳养老保险。
4、改革缓慢,法律依据可操作性不强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5、年8月,深圳市事业单位也进行了同样的改革,2013年底,深圳市递交方案,对改革之前参加工作的“委任制”公务员进行养老保险改革。深圳为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购买养老保险的标准为每月工资的21%,其中单位缴13%、个人缴8%。
养老金并轨方案公布
1、法律主观:所谓养老金并轨,是指对 机关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 基本养老保险 制度。
2、自国务院的《决定》发布之后,四川、山东、上海、江苏、福建、吉林、湖南等地陆续出台了养老金并轨方案。进入10月后,各地进程明显加快,云南、甘肃、陕西、湖北、天津、黑龙江等地相继公布了养老金并轨实施意见和办法。
3、截止到本月,我国共有13个省份向社会公布了养老金并轨方案,在多数方案中都提出设立10年过渡期,确保养老金并轨后退休人员的待遇不会降低。
4、并轨 根据相关机构的消息显示,从2024年10月份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的十年过渡期将会结束。 也就是说,从2024年的下半年开始,机关单位的退休人员在计算养老金的时候,计算方式将会更新。
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第一,养老金并轨过渡期结束,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将取消新老办法对比,限高保低的政策,所有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都将按照新办法核定养老待遇。
“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形成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促使养老保险制度从单项突破向总体优化转变,最终使养老保险制度走向成熟定型。”郑功成表示。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应该围绕什么?郑功成说,基本内容至少应包括5个部分。
在过渡性养老金发放问题上,地方对中央方案进行了细化,坚持保低限高。
深化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措施弥补隐性债务,做实个人账户弥补养老保险基金隐性债务不仅资金需要量大,而且影响深远。
改革缓慢,法律依据可操作性不强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要注意研究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重要情况及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