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城乡居民养老金是什么意思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社保中养老保险的一种,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两项制度合并实施,简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法律分析: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覆盖城镇户籍非从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这项制度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共同构成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法律分析:意思是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覆盖城镇户籍非从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由上级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地方提高的基础养老金和加发的年限基础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这项制度的建立打破了城乡二元化界限,使得社会养老保险向着城乡一体化转变,朝着社会公平迈出了重要一步。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标准
1、其中,最低档的缴费金额共548。57元;一档(60%)月缴费金额为692。37元;二档(80%)月缴费金额为835。97元;三档(100%)月缴费金额为979。77元。
2、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个档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3、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标准:最低补贴标准缴100元补30元、缴200元补35元、缴300元补40元、缴400元补50元、缴500至600元补60元、缴700至900元补70元、缴1000至2000元补80元。
4、元、5000元、6000元共15个档次。对符合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市、县(市、区)政府可继续保留100元最低缴费档次标准。
5、缴费标准 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分别为: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缴费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按年缴费,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6、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依据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标准。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多少岁领钱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年龄,无论男女都是60周岁。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般是要求参保人达60周岁且累计缴费满15年后,才可以从符合领取条件的次月开始,按月领取养老金。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60岁可以开始领,对缴费年稿告限超过15年的参保人,每超过1年每月加发基础养老金,体现多缴多得。
法律主观:根据目前规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满15年就可以开始按月领取养老金。法定退休年龄与当事人的参保种类、性别、身份等有关。